威尼斯vns12561(中国)有限公司

【访学拾贝】SIUE教师教育课堂观察之一(李金云 副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3-14浏览次数:12

涵养职业认同的内生式课堂文化透视

 

 

2016年8月至12月,本人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参加了公司与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SIUE)的ITPP2016项目,该项目主要支持公司教师了解美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在SIUE期间,我主要围绕教师教育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了课堂观察。课堂教学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访学期间,SIUE所彰显的涵养职业认同的内生式课堂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明确教师职业认知

 

访学期间,本人重点观察了三门教师教育课程,其中一门课程是专门给大一新生开设的《教育概论》,主要使用的教材为Joseph W.Newman编著的《美国教师》(第五版)。课程学习伊始,教师首先让学生直面一个现实的问题:我要不要作教师?围绕这一话题,结合《美国教师》教材阅读相关背景文献,引导学生围绕“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主要从“从事教师工作的优势”“教学工作的学术性”“教育部门对教师工作的要求”等方面,开展对美国教师的职业地位、专业发展、专业权利、绩效薪酬等的充分了解和深入思考。例如,就教师作为一项职业何以让自己安身立命的薪酬问题设专题讨论:比较教师与其他职业薪酬的差距,比较不同学历教师的薪酬,分析影响教师绩效工资的主要因素,组织学生访谈相关政策部门,特别是地方和州立学校委员,以及其他影响教师薪酬的相关人士等,为学习者展示一个真实的教师职业图景。其目的也在于让未来的准教师认识并思考美国教师遇到的问题,以避免理想主义与过度承诺在教师们遇到过低的工资,艰苦的环境,教师技能以及教师教育等问题时,不至于理想破灭。这种基于现实的对教师职业的全面认知与客观评估,是一种以诚实的态度来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度认识教师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与此同时,在客观评估教师职业特性的同时,鼓励教师通过相关教师协会组织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这些组织的宗旨与目标也是将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真正的专业来发展。

 

二、确立个人教育哲学

   

为什么选择做教师?这是开启学习者教师教育学习旅程的原点动力。在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个人教育哲学叙事。学生可以围绕“我的家庭”“我的见习”“我的高中生活”“我喜欢的老师”等任何一个生活视角,就“我之所以选择做老师的原因”,再现真实的故事、细节、发现和感悟。正如学生所言:“我喜欢学习,所以选择做老师。”“我喜欢我的老师,我希望像她们一样,激发孩子的丰富想象力,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一次人生遭遇的意外事件,重病让我认识到一生要从事自己心底真正喜欢的职业。”还有一位女生在课堂中写下了这样一段个人叙事:在我的生活中,我一直被小孩所包围。不论是家里的亲戚或者邻居家的孩子,他们总让我感到心烦。我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从事任何与小孩有关的事情。比如做临时保姆,从事与幼儿,儿童,青少年有关的工作。直到今年夏天,当我最大的激情与我最坏的“敌人”相遇,我改变了这一想法。这个夏天,我用四周的时间,教一群8-13岁的孩子学游泳。他们让我对儿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颠覆了我已有的观点和想法。也因为这件经历,我愿意以教师作为我追随的职业。还有位学生带着自己2岁的儿子,在课堂陈述我为什么要做教师,她说:“我有一个小我15岁的妹妹,我经常教她德语,在妹妹身上,发现了自己做老师的潜质,特别是有了孩子,更有了这一信念。”这位学习者明确自己未来要当幼儿教师,并制定了五个阶段的教师生涯发展规划。选择做教师,首先从个人成长故事,思考我是谁,我要做怎样的人,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等原点问题的审视与反省开始,让教师的信念火种悄然勃发。  

    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学习者明了自己,懂得选择自己亦是确立个人教育哲学的关键。例如,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个人能力模型,如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技能,动机等;讨论感知情感,运用情感,理解情感,管理情感等。通过问卷评测,了解自己在教学风格上是学生本位、学科本位、社会本位,还是兼而有之。接下来,再通过每位学习者人生真实事件与故事的回溯与再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你想成为一名教师?你能给教学带来什么?什么是你认为最重要的?你将如何去追随它?你如何评估自身优势与局限?你打算通过怎样的学习去克服和弥补这些不足?学习者通过个人故事陈述,情境再现,关键事件,寻找实物,案例细节筛选等活动,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反思自己选择做教师的动因。教师还建议学学习者将相关材料信息收入个人档案袋,以更好地记录自己,理解自己,选择自己。

    个人哲学的自我审思试图建立每位学习者对自身经历和故事的悉心评估。学习者在个人的教育哲学陈述(personal philosophy statement)中分享“我的教学历程”“我的困惑焦虑”“我的教学期待”“我的努力渴望”,还可以以一封信的形式(教师给学生温馨提示:大多数未来雇主将不会阅读超过两页的内容,最好在控制在一页之内),复印给全班学生阅读,师生对教育,教学感同身受,产生共情与共鸣。这些个人教育哲学的认知与调控,形式多样,可以是口头报告,可以是书信日记,可以是自由写作,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教师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习者更有脉络和深度的反思自我,以“价值引领”促进学习者作为未来教师的“自我构建”。下面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份个人教育哲学叙事支架单:

个人教育哲学叙述

提示:下列一些建议将帮助你发展关于个人价值与愿望的陈述

-你可以首先尝试进行一次自由写作来陈述你的价值观和愿望

具体的信息和程序可以是:

-我们每周曾分享的个人故事或两难处境

-你之前放进档案袋的条目或者主题

-你在以前某门课程中所做的工作

-思考其他的事情(写下来?)

-你所做的有价值的工作或服务经验(写下来?)

-接下来尝试将这些描述你或与你有关的事情一起进行思考:

寻找共同的方式和主题;

将这些事件进行分类并列出条目;

对经历的这些事情比较它们的异同;

对事件进行总结;

直觉判断这些不同经历或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并列一些看似不相关的想法或经验;

提出问题并开始寻找答案;

运用相关的背景知识;

这里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到你生活中不同的方面都能够整合勾勒,你所叙述的发生的事反映了你未来的价值观取向。即教师专业的和个人的教育哲学。

    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是多方面的,家庭友人的人际互动,人生经历的重要事件,学校教师的示范影响,无不影响做教师的职业选择。作好教师培养,如何从心底培植做教师的种子,让学习者萌发“我想做教师”“我要做教师”“我喜欢做教师”的美好理想?教师教育如何从外塑到内烁,从外在要求到内在生发?如何将教育的哲学与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控紧密关联,将学生弥足鲜活宝贵的人生经历转化为建构教师职业认同的独特资源?这些均需要我们反思和借鉴。

 

三、培养社会担当精神

 

    在《教育概论》课程学习中,除了进行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全方位认知学习,教师还通过大量课堂活动和课外作业,围绕“学校与社会”“面向21世纪的关键问题”两大模块,开展对美国教育历史、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性别种族教育问题、公立私立学校问题等多领域内容的学习。在这些直面现实的社会教育问题探讨中,引领每一个未来的教师都是教育改良和社会变革的思考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例如,学习者通过梳理美国私立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四个主要部门,罗马天主教学校,其他宗教学校,独立学校以及家庭学校,解析美国私立教育的多样性。教师引导学习者着重分析政府监管下的教育选择,探讨未来关于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的前景,以及政府放松监管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学习者举例阐述对于教材观点认同或反对的理由。在课堂中,教师鼓励学习者从社会发展的视角认识教育,反思学校,在分析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识,并有逻辑性地呈现各观点的脉络。

    又如,讨论分析当前美国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家庭、社区和社会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种族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健康问题(如药物滥用、儿童肥胖、自杀、性相关的问题,以及其他危险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欺凌、盗窃等对学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旷课、辍学对美国青少年有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习者像社会学家一样深度思考,关注社会真实问题、难点问题,增强对教育工作的体认。

再如,请学生围绕学术自由、学校系统政策的公开批评、非传统生活方式的教师权利等进行辩论;讨论教师终身制,特别是不合格教师辞退的立法原则,访谈某一教师组织的不同工作人员,比较其观点,提出自己的思考;访谈几位因社会阶层、种族、民族或性别等原因被剥夺教育机会的人士;询问相关教师和管理者,围绕由于社会分层、种族、民族、英语流畅度、以及残障人士导致受教育程度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调查有多少学校期望缩短这些差距,与学生和家长讨论这些问题。总之,这些课堂内容主题的设计,着力于培养每一位未来美国教师成为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通过直面美国社会教育中的核心事件、焦点问题,历练每一位学习者对这个时代教育的思考、研究与参与,从而更好地通过教师这一职业努力,成为这个时代的历史见证人与实践推动者。

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意象和个体感觉到必须扮演的教师角色之间的复杂的动态平衡,对教师身份的认同过程亦是教师自我的发现与重构历程。美国教师教育课堂所彰显的关注学习者“作为一个教师的我是谁”内生式课堂文化,将内在自我作为教师发展的发起者、推进者和激励者。引领学习者自主建构对教师身份的认同,需要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从外在走向内里,从每一位学习者的内在的生活世界着眼,从改变学习者自身的内在经验入手。建立和重构教师的职业认知更需要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从单一的实体思维转向多维的关系思维,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完善教师与自我的关系,重塑教师与他者的关系,创新教师个体与真实世界的互动关系。在学习者自我的“认识”与“重构”中,认识并理解过去的我和现在的自我,以找到重构自我的路径。